
我熱愛聽故事和寫故事。興趣廣泛,喜歡貓、爬山健行、表演藝術、電影、心理學、瑜珈和書寫,用文字及影像記錄生活、抒發想法,發覺生活中美好、重要的事,期望能借助幫助我許多的文字,為周遭帶來好的影響。
文字之於我,是釐清思考脈絡、啟發人心的朋友
從高中開始養成寫日記的習慣,紀錄生活中想要記得的事、抒發日常中的五味雜陳的和天馬行空,滿足自己對於不同人生、不同人設的好奇,書寫形式從心得隨筆、散文到短篇故事,曾經在課堂學習創作電影和舞台劇劇本。
我的文字是微小心緒構成的跳躍式片段,也可以是思緒周密得以延展的架構,雖然有許多不成熟而待延伸的領域尚未碰觸,但仍興致高昂地努力生活和學習寫作中。
近期喜歡的書籍是《脆弱的力量》和《心向群山》,努力在日常中實踐自我覺察,在大自然面前謙卑。在Podcast盛行的時代,文字被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報導者》和《大人學》是我每天上下班通勤的精神食糧,聽聽別人的故事,更新自己的狀態。
圖像之於我,紀錄生命中深刻、溫暖的細節
和大部分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二十一世紀人類一樣喜歡拍照,最喜歡拍我們家的貓,也喜歡拍情感溢於言表的畫面。
有些瞬間只能用眼睛記住,常常會在捨不得拿起相機的時候在腦中用雙手比出框框,想像這個畫面拍下來一定很美。夜色裡兩位張力十足不斷維持同樣距離的長跑選手、急速落下的夕陽、母親手背的皺紋、三合院外棄置的生鏽腳踏車、因為興奮瞳孔閃爍的表情、與捷運等速奔馳的座椅光影,光影活生生的被攤在流動的時間裡,有些震撼人心,有些渲染出美好的心意。
大學社團美宣的幹部經驗讓我自學美編軟體,重複調光與編排,那一年我們社團節目冊久違的在年度公演出售;喜歡讓生活變得有趣、也喜歡逗重要的人開心,曾經編劇、錄製,再加以簡單的剪片技巧製作過朋友的生日影片和媽媽的母親節快問快答節目;享受不知道迎來什麼的留白等待,曾經站在北車天橋、市政府的路口、西門町的行人徒步區手持相機捕捉車潮人潮的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