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光晚餐》

「敬 我們都往前進了。」
黑暗中我們的紅酒杯哐啷一聲,撞的聲音不是很確定,但方向很好。

不用想,馬上就在黑暗中摸著紙的觸感,寫上我想去的地方,這可能是一種後遺症,在TIPC結束的第二天,變得不太敢去看那幾天的照片,但是很直覺的,想到如果未來有機會重逢,一定會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

「要寫就要寫不太可能去的地方,已經決定要去的地方就不用寫了。」那是瞬間的念頭。

摸黑在桌上探索不知道形狀、質感、數量的物品,有趣的是一切都屬於「被探索」的模糊狀態。相應的,最近察覺生活中充斥「比較性」的情境和形容,在以為自己看得夠清楚的心態下,脫口而出鬆散、不全面的結論,偏偏困擾的是,這樣的行為又多是帶著善意。

無光是,自己和別人看不見的,以生活中的嗅覺和聽覺記憶,將無可取代的觸覺、感覺留給自己。和緩的,我們走進有光,重新進入生活好久的日常、習慣好久的文化,突然理解自己可以站在A或B之外的含義。有一條路中性而未知,卻還是一條路,只有親自步上旅途的行者可以看見,自己眼中的那匹畫幔。

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 Get started